宁夏残联在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
3月27日,宁夏残联以“康复赋能 体育筑梦 聚力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”为题,在2025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会议作经验交流。
近年来,宁夏残联充分发挥康复与体育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,以群众性体育活动为抓手,夯基固本、守正创新,主动作为、全面发力,推动宁夏残疾人体育工作打开新局面、进入新阶段、迎来最好发展机遇期。
着眼推进残疾人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,夯实残疾人体育健康良性发展基石。指导市级普遍建立残疾人参加体育赛事奖励办法,围绕残疾人运动员、教练员、体育训练基地、专项资金等分别制定管理办法,健全政策保障体系,让残疾人体育工作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。积极发挥康复体育融合优势,先后建立康复对象与残疾人运动员互转、康复项目与体育活动互融等工作机制,脊髓损伤能力重建、人工关节置换、肢体矫治等康复项目对象转化为残疾人运动员72人,其中67人在全国、全区残运会上获得奖牌。举办残疾人运动员技能提升培训班、企业入基地等活动,运动员通过参加体育训练圆了就业梦想。
借势借力残疾人事业良好发展环境,全面推广举办残疾人体育活动。大力谱写冰雪运动季、残疾人健身周、特奥日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宁夏篇,借助马拉松热潮,主动对接相关部门,健全人与残疾人同城共跑,轮椅马拉松成为文明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。举办残健融合残奥冠军挑战赛,邀请残奥冠军与本地健全人爱好者同台竞技,展示残疾人体育风采,激励残疾人及运动员苗子自强不息、挑战自我。在爱耳日、孤独症日、残疾预防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,体育成为宣传康复事业的载体和窗口。积极推荐参加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、裁判员、分级师等培训班,每年开展全区性培训交流,着力夯实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基础。
牢牢把握“平等、融合、共享”价值导向,发挥残疾人体育联动作用。联合教育部门开展青少年残疾人运动员苗子选拔工作,新增储备8至20岁运动员苗子100余人。指导市级残联打造特色不一、形式多样的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4个,特别是将总投资超16亿元的青铜峡黄河奥体中心纳入其中,为残疾人运动员训练提供了优越条件。指导成立宁夏残疾人文化体育协会,支持自治区、市、县(区)专门协会承办体育活动超100场次、近2万人次残疾人参与。